鰲鼓濕地
一、編號:14
二、等級:國家級
三、位置:嘉義縣東石鄉
四、類型:海岸人為濕地及小部分海岸自然濕地
五、面積:512公頃
六、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 - 西濱公路台17線:南下經過雲嘉交界的雲嘉大橋後,第一個路口右轉,或北上尚未到雲嘉大橋前左轉,依循鰲鼓農場路標前行即可。 -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1號:水上交流道下,往西接168縣道,經朴子,過東石大橋後右轉台17線往東石,過鰲鼓橋,左轉過涵洞直走即可抵達。 |
七、形成歷史:
鰲鼓濕地早期是受潮汐影響的泥質灘地,於1964年,台糖公司以圍堤方式將其變更為廣達1,030公頃的海埔新生地,經過多年洗鹽後成為一個可種甘蔗、水稻,及畜牧與水產養殖的農牧混合生產農場,但由於地層嚴重下陷、海水入侵地下水層,農場逐漸沒落荒廢。地勢低窪加上周邊海堤圍繞,大雨過後,魚塭及舊有農地形成天然的蓄水池,久而久之,這些水塘濕地等棲地,越來越多候鳥與留鳥棲身及停留於此,成為現今之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大面積的造林地十年或是二十年後將茁壯成林,鰲鼓濕地將會成為具有多樣林相及豐富濕地生態資源之國際級生態環境。
八、生物多樣性與觀賞重點:
濕地內地景豐富,除了沼澤地之外尚包括沙洲、堤岸、休耕地、魚塭,以及木麻黃林等等,多樣的地景吸引不少物種進駐。鳥類包括鷺科、雁鴨科、鷸、鴴科等鳥類;已記錄的鳥類有37科158種之多,曾出現的保育鳥種高達22種,為台灣西南沿海日行性猛禽的重要度冬區,亦為重要野鳥棲息地(IBA)。1994年第一次發現10對高蹺鴴於本區草澤築巢,也是黑翅鳶重要繁殖區;其他動物有台灣野兔及眼鏡蛇、雨傘節、龜殼花等珍貴爬蟲類在此出沒。分布在潮間帶的生物包括和尚蟹、白扇招潮蟹、文蛤、赤嘴蛤、西施舌和彈塗魚等。另有抱蛤、褐皮粗米螺、布氏葉鰓螺、閃紋糟糠螺及直線竹蟶等貝類。植物資源調查共記錄植物有59科166屬222種,其中南邊的紅樹林區有水筆仔、海茄苳、欖李等,防風林樹種有木麻黃、黃槿、水黃皮、海棗、白千層等。
九、面臨問題:
暫無。
暫無。
水筆仔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
海茄苳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
欖李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
黑翅鳶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
眼鏡蛇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
龜殼花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
雨傘節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
文蛤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
海棗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
高蹺鴴(照片提供者:簡毓群導演) |
大彈塗魚(照片提供者:簡毓群導演) |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