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鳥埤人工濕地

打鳥埤人工濕地
Daniaopi Manmade Wetland
 照片提供者中興大學生科系林幸助教授

一、編號:04-09
二、等級:國家級
三、位置:新北市板橋區、土城區
四、類型:人工濕地
五、面積:24公頃



六、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從土城區環河路城林橋下的土城抽水站進入河濱公園後,可停放汽機車於停車場並能租借單車代步,打鳥埤人工濕地即位於城林橋北側。
搭乘大眾運輸
- 捷運轉乘公車:捷運板南線至亞東醫院站下車,轉搭233703線或703副線公車,於員福里站下車後,沿員福街往環河路堤防直行約5分鐘,穿越堤防即可達打鳥埤濕地。


七、形成歷史:
  此濕地位於浮洲橋和城林大橋間的大漢溪左岸,曾是垃圾掩埋場址,新北市政府自1992年起,陸續運走大漢溪旁的垃圾山,將河濱高灘地整理成河濱公園。為恢復打鳥埤原本的濕地環境原貌,環保署於2006年補助原台北縣環保局,在原址以生態工法設置打鳥埤人工濕地,具有汙水淨化功能。主要引取大漢溪支流大安圳的水進入,藉此提升大安圳的水質、改善大漢溪的水域環境,淨化生活汙水的天然汙水處理設施,每天處理土城抽水站排水約11,000立方公尺汙水,汙染物的去除率可達60%以上。除了淨化水質,人工濕地的生態效益使這裡成為生態資源豐富的地帶。

八、生物多樣性與觀賞重點:
  以生態工法興建的打鳥埤,除了汙水的淨化,還在此濕地進行復育台灣野生稻,成為保留原生種的基因庫。透過濕地水質淨化與生態棲地營造,改善了水質,也使魚、蟹、鳥等生物種類及數量明顯增加,已有小鷿鷈、紅冠水雞、白腹秧雞、彩鷸等鳥類在此繁殖,同時記錄到300400隻的小水鴨、花嘴鴨在此度冬,另有全台灣僅6筆觀察記錄的迷鳥「棉鴨」在此停棲,除此之外,此地發現的野生動物尚有條背螢、邊棕端黑螢、柴棺龜、遊隼等,生態網越來越豐富穩定。

*瀕臨絕種的物種:遊隼
*其他值得一看的物種還有:柴棺龜、彩鷸、黑鳶(老鷹)、黃頭扇尾鶯。

九、面臨問題:
        此濕地為淨化水質的場所,可以於散步運動、騎乘自行車行經時賞景,但不適合親水活動。

紅冠水雞(照片提供者:簡毓群導演)

小鷿鷈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遊隼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柴棺龜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黑鳶(老鷹)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花嘴鴨 (照片提供者: 簡毓群導演)

0 意見: